快速导航
专辑信息
专辑名称:福建省第八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摩课(2009年)
推荐星级:
发行年份:
2009 点击次数:
5490
相关操作:
收藏此专辑
专辑简介
加强语文实践 提高教学效益
——福建省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现场课评述
5月13日至15日,福建省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厦门举行,来自八闽大地的1200多位教师参加。老师... [查看更多]
加强语文实践 提高教学效益
——福建省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现场课评述
5月13日至15日,福建省第八届阅读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厦门举行,来自八闽大地的1200多位教师参加。老师们观摩了11节由各地市选拔推荐的现场课、1节我省获全国一等奖的汇报课以及2节上海青年名师展示课,参与短信互动评课和围绕研究主题“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研讨交流。这11节现场课集中反映了近几年来我省阅读教学研究成果,即加强语文实践,提高教学效益,落实简简单单教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理念,展现朴实、扎实、真实的教学风格,本文就此做简要梳理,以飨读者。
一、自主,凸显主体地位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言,提升语文素养的主阵地。这11节课都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狠下功夫,做足文章。首先,是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在相对自由的时间里读书、思考、笔记等等,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黄剑峰老师的《我最好的老师》,先是浏览课文、整体把握;然后是自由读书批注,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老师辩论;最后动笔写感受,学生自主学习和与同伴讨论的时间达到17分钟。其次,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先生说:“教学应从学生质疑、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始。……教学的过程就是在个人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对话解惑的过程,是解决提出的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这11节课,有8节课安排了学生读书提问的环节,有就课题提出问题;有就字词提出问题;有就内容提出问题;有在矛盾处提出问题,等等,如,“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鱼,却不收别人的鱼呢?”“‘穿尽红丝’的‘红丝’指什么?”“怀特森先生糊弄我们,怎么还是‘我最好的老师’呢”,等等。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及时梳理,然后打回去让学生读书、思考,同桌或小组讨论,老师只做必要的点拨或提炼。第三,捕捉生成,使生成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资源。比如,学生一致赞成怀特森先生是一位好老师时,黄老师说“我可不这么认为。不信,我们来辩一辩,看看谁能驳倒我。”总之,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得到及时的、有针对性地辅导,才是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二、读书,加强语文实践
阅读教学,读书是最主要的“语文实践”。默读,是潜心“走进”文本;朗读,是“活化”文本;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像或读中笔记、读后练笔等等,是“跳出”文本、融合自己的生活和经验丰富文本,通过多读,达到熟读成诵,积累语言,发展语感。由此看出,读是综合体,它内在地包含了听、说和写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教学落实“以读为本”就是加强语文实践。这11节课,读书的时间充足、读书的目的明确、读书的形式丰富、读书的指导到位、读书的效果明显。从时间上说,每节课至少都有两次集中读书的时间,一是自由初读课文,读得朗朗上口;二是静静地默读或美美地品读,读出问题、读下笔记、读中想像等等;从目的上说,初读旨在读正确、读通顺;精读重在理解、品味,读出感受,批注笔记,积累语言等等;从形式上说,朗读、默读、分角色读,个别读、齐读、比赛读,教师引读、范读等等丰富多彩;从指导上说,有带着任务指向明确地读书,也有不带任务的非指向性读书;有老师创设情境在情境中读书,也有边读边想像读出情境等等,学生在一次次读书实践中,一次次进步。
比如,邵武市通泰小学江里强老师的《望月》,“月下美景”的精读环节。在清悠的音乐伴奏下,老师朗读课文内容,学生闭目静听;接着,老师要求学生把听后的感觉融入自己的朗读;再指名读、点评,指导学生读好长句“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学生描述“美景”,老师完成简笔画,利用简笔画指导学生背诵;最后,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沉醉”和“清幽旷远”来概括感受和景象。这个读书实践整整用了13分钟。
再比如,黄老师的《我最好的老师》,“读”出了略读课文的特点,也“读”出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先浏览课文,了解故事梗概;然后默读1-4自然段,边读边思考、批注,读出自己的见解,即“你认为怀特森先生是一位怎样的老师”;接着默读5-8自然段,小组讨论“怀特森先生算不算‘最好的老师’”,再以课文内容为依据,与老师展开辩论;最后是表达感受或观点“在你看来,怀特森先生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你喜欢这样的老师吗?”有的学生写道“怀特森先生是一位好老师,我喜欢这样的老师,因为他不让我们成为真理的‘俘虏’。”也有的学生写道“他‘骗’我们,我不喜欢他又喜欢他。”在学生读书、思考、辩论、表达的过程中,理解了语言,更锻炼了思维,“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的思想教育自然渗透其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三、练笔,理解与运用统一
阅读教学要“摒弃繁琐的内容分析和在人文内涵上深挖洞的做法,把教学重点坚决地铆定在理解品味语言,特别是运用语言上”,力求读写结合、读中学写、以写促读,实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目标。这11节课,几乎每节课都有专门的口语练习,如,宁德师范附属小学林娜老师的《公仪休拒收礼物》,想像在公仪休影响下的子明,“入仕为官,有人给他送礼时,他会说_____。”“为人之师,学生疑惑不解时,他会教导____”;厦门市海沧区锦里小学曾惠娟老师和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三小学吴志诚老师的《渔歌子》,都要求学生展开想像,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西塞山下的美景”;厦门市寨上小学蔡碧蓉老师的《古诗两首》,则联系《乞巧》《嫦娥》两首诗的内容以及神话故事,用“七夕的夜晚,牛郎织女一家人____,而嫦娥却____;中秋节的夜晚,家家户户聚在一起____,而嫦娥却____”想像说话;三明市尤溪县实验小学刘丽莉老师的《丑小鸭》,指导学生模仿课文描写“丑小鸭”样子的句式描写其他小鸭子和大象;莆田市仙游师范附属小学张凌征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在多媒体营造的情境中,述说张衡数星星的情景,等等,还有3节课安排了动笔写的练习,如,江老师的《望月》,以“诗”的形式写“月亮像什么?___”;福建师大附小陈山老师的《孔子游春》,想像写“粉红的桃花是她_____,茫茫的大雾是她_____”;黄老师的《我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写下对怀特森先生的看法,等等。
如果说和写是显性的“运用”,那么,“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等就是隐性的“运用”。隐性运用同样受到老师的关注,如,龙岩市松涛小学林茜老师的《太阳是大家的》,一个“洒”字,学生感受到太阳的“温柔”和“公平”,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江老师的《望月》,随文总结作者的写作方法——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引用等等。
四、识字,认字与写字并重
这次展示的11节课都是第一课时(课前,学生自行预习,不与上课老师见面),识字教学绕不过。纵观老师们的识字教学,体现以下四个特点:一是把握汉字规律、体现年级特点;二是会认字和会写字区别对待;三是分散处理,把识字与阅读、说话等紧密联系;四是识字与写字紧密结合。举一个例子来说:
张老师的《数星星的孩子》,初读中,学生圈出生字新词,自己读准字音、同桌互读;结合学生的问题“数星星的孩子是谁”,学习“张衡”的“衡”,在简单介绍“汉朝”之后,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汉”,如,有的学生说“我在户口本上见过,我是汉族”,有的学生说“我们语文书上有汉语拼音”;接着,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这个数星星的孩子叫张衡,是汉朝人。他长大以后刻苦钻研天文,成了著名的天文学家”,提取“张衡”“刻苦钻研”“天文学家”三个词语,指导学生把这三个词语连起来说一句话。这是会认字的教学。会写字的教学则在阅读过程中,联系课文了解意思,如,“勺”“斗”结合课文“爷爷”说的话和北斗七星图认识“勺”,结合“斗”字的字形演变认识“斗”,最后是观察字形,老师在田字格中书写示范,学生练习,欣赏评价。
五、媒体,传统与现代结合
近些年,公开课的媒体使用多被诟病,而本次阅读教学观摩,却吹来一股清新的风——媒体当用则用,用则有效;不当用则坚决不用,并且把电化多媒体与传统媒体,如,课文插图、卡片、投影等,尤其是与教师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如,生动的语言、极富感染力的朗读、优美的简笔画和漂亮的粉笔字等有机结合,综合作用,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比如,江老师的《望月》,一边听学生按课文的观察顺序叙述月下美景,一边画简笔画,廖廖数笔,一幅“月下江景”图就呈现在黑板上,然后,利用简笔画指导学生背诵,一举多得;曾老师的《渔歌子》,色彩明快的“西塞山下渔翁垂钓”的简笔画与漂亮的粉笔字相得益彰,审美情趣自然融入其中。(执笔:黄国才) [隐藏简介]
专辑视频列表
-
40:22
2014-09-19
张凌征
1391 9
-
63:14
2014-09-19
卢雷
2615 9
-
40:49
2014-09-19
吴志诚
1795 8
-
40:25
2014-09-19
黄剑峰
1561 4
-
52:56
2014-09-19
何捷
1690 3
-
41:38
2014-09-19
蔡碧蓉
2411 2
-
40:19
2014-09-19
曾惠娟
1837 2
-
40:52
2014-09-19
林茜
2085 1
-
40:34
2014-09-19
江里强
1609 1
共9条数据/每页20条数据,共1页
首页
<<
1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