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导航
专辑信息
专辑名称: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
推荐星级:
发行年份:
2021 点击次数:
4694
相关操作:
收藏此专辑
专辑简介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
11月12日至13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大会主题是“高质量教育:指... [查看更多]
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
11月12日至13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高质量初中教育发展研讨会”召开,大会主题是“高质量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升”。本次大会聚焦“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深入探讨新时代高质量基础教育建设的路径、策略,培育新理念,构建新格局,创设新模式,引导广大教育工作者进一步落实课程改革精神,提升课程育人能力,开展促进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变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次大会历时两天,包含6个内容单元,共有6个大会报告、5个专题论坛、24节现场课展示及研讨、108位专家。会议采取“院内小现场+全国大直播”的形式,来自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全国各地的教育行政领导,高校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教育一线工作者,研修机构人员以及各领域的教育同仁在线同步观看直播,大会第一天上午,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1万余人观看在线直播。
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张东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永智,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方雷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顾明远认为,本次研讨会将主题定为“高质量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升”,正是聚焦到了当前我国教育的关键任务,是对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一次深入探讨和积极落实。提高教育质量,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必须着力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教研机构和学校要给教师多维度赋能。教研要回应时代变化,主动作为,支持教师将育人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
尹后庆出席开幕式并讲话。他指出,本次研讨会聚焦“高质量教育:指向核心素养的学科育人能力提升”主题非常有意义。他认为,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问题是回归教育的育人本位,确立正确的质量观。要将知识和生活建立联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同步发展,体现知识学习对于全人发展的意义,体现学科教学的育人价值和方向,进而促进高质量教育目标的实现。理想的高质量的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于广大学科教师育人能力的提高。
张东燕代表学会对大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全体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她强调,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要对标国家育人目标,及时、准确、因地制宜地落实文件要求,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提高学校育人质量做出贡献。中国教育学会将一如既往的支持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和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的各项工作,希望再接再厉,继续履行学术引导和专业指导的职责,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专业发展平台,更好地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李永智在致辞中表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海为未来五年的教育发展设定了新的目标:教育现代化全面深入推进,实现上海教育更加包容、更具活力、更大开放、更高品质发展,高质量教育体系总体建成,教育事业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要的指标接近全球城市的先进水平。
方雷在致辞中表示,“十四五”时期,基础教育进入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全面提高育人质量的新阶段。一是坚持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徐汇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二是坚持师德师风为第一标准,强化“四有好老师”队伍建设,推动教师队伍高水平专业化,要打造新时代徐汇教育人才高地。三是抓住徐汇区人工智能建设步伐加快以及在线学习广泛开展的新契机,运用技术赋能教育。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海淀进校教育集团总校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罗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所长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崔允漷,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院长、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李文萱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
罗滨主旨报告主题为《赋能教师:指向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能力提升》。她提出,教师的课程育人能力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成长为着眼点,具备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综合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学科育人价值、深刻理解学科核心素养、读懂理解学生学习特点、整体设计组织学生学习。教研要发挥强有力的专业支撑和独特的导航、连通和转化的作用,通过教研组织、项目研究、同伴互助、链接转化、成果提炼五种策略为教师赋能,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李政涛以《面向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未来学校”范式》为题作主旨报告。李政涛指出,要以未来之眼,看学校教育,看高质量教育体系。高质量教育体系,需要高质量的未来学校。未来学校需要体系化的建设,具有四种不同范式:通向“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在学校教育中协同共生;通向“人文艺术”——让学校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气息;通向“社区社会”——在学校教育力、家庭教育力和社会教育力三力融合中,打破旧体系,建构新体系;通向“天地自然”——找回丢失的自然,把育人安放在“天地自然”之中。
崔允漷以《如何设计学后反思》为题作主旨报告。他从反思之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新课程需要“新教案”以及如何设计学后反思等三个方面做交流。他认为,反思是“双基”到“素养”的唯一路径。核心素养具有情境性和实践性。学后反思是从知识技能到素养养成的这一重要学习经历的实践过程。学后反思是需要设计的。学后反思不是课堂小结,不是课后作业,不是可有可无的。它是学生非常重要的学习经历,是从知识技能到素养养成的重要学习过程。
李文萱作题为《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国家课程区域性转化行动体系的构建》的主旨报告。她介绍了在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下,徐汇区构建国家课程区域性转化的行动体系的经验。
来自5个地区的教师带来了24节现场课展示,百余位专家和教师从不同视角展开精彩对话,共同探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智慧与前瞻思考。
据悉,会议由中国教育学会、上海市教育学会、中共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局主办,由中国教育学会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学会初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会承办,由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苏州第十中学校共同协办。 [隐藏简介]
专辑视频列表
-
22:29
2022-04-02
439 0
-
08:11
2022-04-02
466 0
-
36:20
2022-04-02
421 0
-
1:13:51
2022-04-02
779 0
-
11:46
2022-04-02
487 0
-
18:56
2022-04-02
437 0
-
30:20
2022-04-02
463 0
-
17:56
2022-04-02
443 0
-
23:08
2022-04-02
796 0
-
25:32
2022-04-02
899 0
-
15:02
2022-04-02
435 0
-
40:38
2022-04-02
426 0
-
42:24
2022-04-02
516 0
-
25:55
2022-04-02
462 0
-
18:09
2022-04-02
464 0
-
17:48
2022-04-02
457 0
-
17:29
2022-04-02
540 0
-
19:35
2022-04-02
462 0
-
17:51
2022-04-02
490 0
-
37:36
2022-04-02
482 0
共106条数据/每页20条数据,共6页
首页
<<
123
>>
尾页